初秋第一场雨后,在紫金山东麓一处幽静的小区里见到了中国体坛元老、原中国男排主教练邹志华。
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排球的巅峰期。彼时,分别执教中国男女排球队的两位主教练,居然都来自江南水乡:常州人邹志华和苏州人袁伟民。
说起自己的排球生涯,71岁的邹志华至今颇多感慨。
从省队到国家队,邹志华崭露头角
1958年8月1日,两位应届高中毕业生:来自常州的邹志华和来自苏州的袁伟民,乘坐同一列火车,来到了省城南京。
在南京体育学院那个“大圆圈”后面的一间宿舍里,邹志华住在上铺,袁伟民住在下铺。邹志华擅长跳高、袁伟民擅长投掷,并且都在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有不凡的表现。两人都是因为田径项目不错而被选中来到南体的。
说起来,邹志华最初接触排球,还是在常州三中念高中的时候,跟着老师一起去戚墅堰,在那里“玩”过第一场排球。当时,他们对“排球知识”知之甚少,更别说打排球了。但是分班时,邹志华和袁伟民两人还是被独具慧眼的省排球队教练张然要去了。
张然当时并不知道,自己的这一举动,为若干年后中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埋下了怎样的伏笔。
张指导是一位军人出身、学者型的教练,他习惯采用半军事化的严格训练、严格管理、激发式的训练。一直到现在,邹志华仍然记得张指导在训练场上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。
那个年代的南京体院室内球馆很少,十多个运动队都在一个体育馆训练,要想进馆打球得排上很长时间的队。于是男排训练安排在室外的煤渣地上,到了夏天煤渣子烫得人脚都踩不上去,教练张然就带着队员在煤渣上洒水给地面降温,即便如此,队员的脚很快就被烫出了一个个水泡。
不到两年,邹志华和袁伟民双双成为江苏队的主力。4年之后,1962年6月12日,邹志华和袁伟民又同时入选国家男排,再次乘坐同一列火车来到了北京。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国男排,队伍整齐,文化素质高,是一支正在向世界顶峰冲击的队伍。除了邹志华和袁伟民,队里还拥有祝嘉铭、邓若曾、马立克、冯正海等日后的排球名将。
正在邹志华信心十足和队友们一起朝着世界冠军梦想努力的当口,高强度的训练中,邹志华受伤了,“两个膝关节肿得吓人”。无奈中,邹志华告别了队友,于1964年回到江苏队。
回到江苏后,在仍未痊愈的情形下,邹志华也没有放弃训练。1965年,伤病初愈的邹志华参加了全运会。说来也奇怪,带着伤病的训练,让邹志华的伤也好了、技术也提高了。1972年,邹志华被任命为江苏男排的队长,那时,他已经30多岁了。1975年,邹志华被任命为江苏男排主教练。此后的江苏男排在全国省队中,位置非常靠前,“联赛冠军、全运会冠军,后来都拿过。”
执教国家队的日子
1983年,邹志华再次回到北京,成为中国男排的“二教练”。次年,正式挂帅成为中国男排队主教练。
此时,当年的同学加好友袁伟民,正以强劲的势头,带领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刮起巨大的中国旋风,“学习女排、振兴中华”成为口号,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。
邹志华回忆说,“在中国刚刚开始试探着向世界打开国门的时刻,在中国人陡然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失落和彷徨时,女排的奋力拼搏和辉煌成就,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。实力、拼搏、一往无前、永不言败,这让众多中国人猛然醒悟: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追赶别人、超越别人。”
“女排打出去了,男排怎么办?”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任中国男排主教练,邹志华肩上的压力和责任可想而知。“首先就是立刻搭班子、选人”,接任不久,他就带队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。
邹志华带队伍很看重“技术要过硬、打球动脑子”这两点。邹志华把运动员分为三个层次:最低限度是能够在场上照顾好自己,第二层次是能够在场上照应、呼应队友,******的就是能临场应变、协调指挥。在邹志华心目中,“汪嘉伟就是这样的运动员”。
曾经在中国排球迷中具有超高人气的汪嘉伟,当时就是邹志华手下的队长。“汪嘉伟很有个性,平时的一些‘作派’也曾引起一些老同志的不满”,但邹志华更多看到的却是他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特质:“他训练刻苦、在场上有全局协调意识、打球时肯动脑筋……”邹志华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运动员。
汪嘉伟是国内球员中第一个申请出国的。面对申请,邹志华第一个签字同意了,“运动员出去打球、学习,一则可以开阔眼界,二来也可以赚取外汇,有什么不好呢?我相信祖国需要他的时候,他会立刻赶回来的。”果然不出邹志华所料,1986年亚运会时,汪嘉伟如约归队效力。
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俞觉敏,当年也曾是邹志华的麾下爱将。这次伦敦奥运期间,邹志华一直关注着女排的比赛。
那场中日赛事一结束,许多媒体第一时间采访了邹志华。刚刚看完比赛的邹志华情绪很激动,用“很努力、很精彩、很遗憾”总结了那场1/4决赛。“女排赛场上打得比较紧张。但是从整场表现和比分不难看出,中国队打得很努力。中国队虽然一、三两局落后,却在接下来的两局紧紧追了回来。几乎每局比分的差距都咬在两三分,比赛确实精彩。”邹志华首先对中国女排姑娘的表现做了肯定。邹志华认为,中国队发挥的起伏很大,错过了几个关键球。“两支队伍水平很接近,这样的比赛,谁赢就是谁的运气多一些,只是日本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,而中国队,就是差了这么一点点运气。”
这是一个排球之家
在邹志华家里,随处可以看见“排球的影子”,客厅的衣架上,挂满了各种国内排球赛事的胸卡。这的确是一个排球之家。
邹志华的妻子孙洪娴,也是排球运动员出身。“邹志华、袁伟民两兄弟相互撮合,互为‘红娘’,促成了彼此间婚姻大事”,一直是排球界的一段佳话。
话又要说回到上世纪60年代前后:那时,江苏排球队刚刚组队,还没有男排、女排之分,队内一共就8个人——六男二女。袁伟民是当时的排球队队长,男排的邹志华和女排孙洪娴则是团支部的委员,再加上后来进队的女排队员郑沪英,4个人的交情非常好。 1962年,袁伟民、邹志华和郑沪英一同被选送至北京。临行前一天,袁伟民突然找到孙洪娴,“你和邹志华可是老搭档了,团支部的工作一直搞得很有生气,这和你们的辛劳分不开呀……”小孙脸红了。一周后,孙洪娴果真接到一封北京来信,打开信,是一枚漂亮精致的排球首届全国赛纪念章,小孙满怀欣喜地读完了来信,信的末尾写道:“我们都惦记着你。”落款人是邹志华。
而1964年邹志华因受伤离开国家队。说来也巧,郑沪英也因为伤了韧带被迫离开国家队,她将和邹志华一道回南京。临行前一天,邹志华向袁伟民提议去天坛公园玩玩,袁伟民立即同意。邹志华说:“把郑沪英叫上,我已经跟她说过了。”到了天坛公园,邹志华说:“哎呀,我得办点事,明天就要动身,还一点准备没有呢,你们谈谈吧。”说着一溜烟走了。袁伟民和郑沪英则结伴朝公园里走去……一晃几十年过去,两对伴侣风雨兼程一路走来。几年前,孙洪娴因病去世,邹志华至今仍不能从思念中走出。在和邹志华的交谈中,注意到:他使用的那只茶杯,印着他和爱妻当年的合影,“她为这个家,付出了许多。”
孙洪娴后来是南京少体校的教练,她和邹志华一样,“关心队员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”。她也培养出一大批排球好苗子,原排球国手孙玥、沈岚都是她的学生。而沈岚,后来成了邹家的儿媳妇。驰骋在球场上的沈岚,曾经是排球界公认的一位比较优秀的二传手,头脑清楚,手感好,组织战较灵活。
“选择了体育,我不后悔!”当年在常州三中读书时,一米八几的邹志华是班级的学习委员,在高中毕业时,邹志华放弃了“保送”机会,选择了从事体育。“一是因为家庭负担重,二也是因为的确喜欢体育。”
“读书和体育锻炼,并不矛盾。”邹志华说,他一直怀念在母校常州三中读书时“那些生龙活虎的日子”。
人物简介
邹志华,中国体坛元老,原国家男排主教练。
1939年12月出生于常州; 1958年毕业于常州三中,同年进入南京体育学院学习,入选江苏省排球队;1962年进入国家男排;1975年任江苏男排主教练;1983年任中国男排教练,1984年任中国男排主教练;1989年后,曾任江苏排球队总教练;后在南京体育学院退休。
(供稿:沈向阳/姜宏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