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颖士(7“一768),字茂挺,梁武帝萧衍八世孙,唐代散文家、诗人,常州人。萧颖士天资聪慧,4岁能作文,10岁补为太学生,唐开元二十三年(735),19岁时廷试一甲一名进士对策第一,为常州历史上第一名状元。历任秘书正字、集贤校理、广陵参军、史馆侍制、功曹参军等职,均因不合于时而罢去。
他为人耿直,刚正不阿,时权奸李林有为相,招见萧欲提拔他为己所用,他因父丧穿孝服前往,并作诗讥讽李林甫,遭李忌恨。李林甫死后,萧被起任河南参军。时安禄山据兵叛乱,他曾为地方守臣献策守备,才略志节为人称颂。后被宰相崔园任命为扬州功曹参军,到任两天就弃官而去。客居汝南,逝世于旅舍,终年52岁。门人谥为文元先生。
萧颖士文才卓著,是唐代著名诗人、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。他主张文学“所务乎激扬雅训,彰宣事实而已”,注重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,反对“尚形似,牵比类”的骈丽文风,常教导门人不可孜孜于文辞之美,认为一味追求奇丽之间,必然导致浮浅而乖离正道。所以在文学上,他说:“平生属文,格不近俗,凡所拟议,必希古人,魏、晋以来,未尝留意”;“经术之外,略不婴心”。同时他推崇屈原、宋玉、贾谊、枚乘、司马相如、杨雄、曹植、陈子昂等人。他的文章大致符合自己主张。他的诗作鲜明地表现他不附权贵,崇尚正义的高洁志趣。在以竹为题的诗中,他坚定地宣告:“君子秉心,惟其坚贞矣”,“君子秉权,惟其正直矣”。他甘于淡泊,作诗常借题发挥其愤世嫉俗之情,风格峻逸峭拔。他还有志于史学,曾拟撰《历代通典》,未成。
萧颖士高才博学,名播天厂,广集门生,时有“萧夫子”之称,他教诲学生坚持道德、文章两方面修养,认为“学也者”,“所务乎宪章典法,膏腴(音鱼YA)德义而已”,
反对“征辨说,摭(音执zhi)文字”的浮夸学风。唐代著名诗人戴叔伦(金坛人),也是萧颖士的学生。据史书记载,日本国曾慕萧颖士之名,专派使者求见唐玄宗,请求允许萧颖士赴日为师,后被中书舍人张渐等上书谏止。萧颖士—生自甘淡泊、不慕名利,却乐闻人善,以推荐后进为己任,经他举荐而成名的有李阳、李幼卿、皇甫冉等数十人。同时他义和李华、颜真卿等同辈名人友善交往。萧颖士朴质自谦的胸怀为历代文人所钦佩。《新唐书;艺文志》录萧颖士《游梁新集》3卷,又文集10卷,均佚,今存《萧茂挺文集》1卷,系后人辑录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并有《常州先哲遗书》本。《全唐诗》收其诗20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