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的老毛有点牛,牛的是随便哪只相机一到手里,马上就晓得毛病出在“啷开点”。
老毛大名毛浩忠,网名“mhz5710”,在全国摄影玩家中大有名气。
我们去的时候,老毛正气喘吁吁,掮着一只大纸箱进门,“这是从上海寄来的第三箱,足足有上百只古董相机,全要我修——”言词间既有抱怨,也有几分得意。
老毛今年54岁,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“白相”相机了。在那个年代,相机很稀奇,一个机会他借到了一只“红梅”皮腔机,如获至宝,一放学就和几位小伙伴跑到红梅公园拍鲜花,拍宝塔,拍落日,拍朝霞……回来后,自己搭了个临时暗房冲、洗、印。在暗红的光线下,从失败到成功,看着自己的作品,蛮有成就感的。
工作后,他手里有了一些钱,那时每个月也就几十元钱,别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攒钱讨老婆。而他却把积攒的442元钱买了一架上海产的“海鸥DF”,还配上了广角、标头、中焦,全套了。自己爱不释手,却被娘老子骂了个半死:“就几十块铜钿,买相机?昏了头!”骂归骂,可他偷着乐。
“海鸥DF”是心头肉啊,却不争气:一卷胶卷没拍完,快门“死”了。跑到当时常州最高档的“银都”照相馆,找老师傅求援,总算修好。正好碰到常州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体:电视台发射塔落成,老毛准备大显身手,要“大大喇喇”拍一拍。没想到三张一拍老毛病重发。场面热闹,相机“罢工”,老毛恨得牙龈痒。再找人修吧,别人手一摊,“呒办法”。无奈之下只好自己硬上,他在新华书店找到一本介绍“孔雀DF”相机的资料,很详细,相机构造和“海鸥DF”差不多,他居然照葫芦画瓢,花了4个整夜,加3个白天,硬是把相机拆成了一堆零件,然后重新装好,“瞎猫碰到死老鼠”,毛病竟被他好了。现在他当然知道毛病在哪里:装配后的调试未到位,卡住了。
这次经历,让老毛很是兴奋:“做这一行有饭吃得!”他干脆丢了那份“铁饭碗”工作,专门搞起了相机维修。可那时根本找不到学习、拜师的门呀,老毛就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自学成才。
一传十,十传百。“修不好的相机找老毛。”就渐渐成了常州摄友的口头禅。互联网普及后,老毛在网上开了家“相机维修工作室”,全国各地患上“疑难杂症”的相机,也如潮水般涌来。如今,在他的工作室里凡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相机,走进去几无插足之地。
身为相机维修大师傅,老毛也“顺带便”搞搞相机收藏,这成了他“牛”的第二个原因。“嘿嘿,你看看我左边的橱窗,里头的货色常武地区独一无二!”现在,老毛手里稀罕玩意真不少:德国产的石库门福伦达天线机,上快门连卷片,据说当初这架相机在日本可以换一辆轿车,还有早期柯尼卡I、II、III,日本战败后专为美国生产的仿徕卡Canon,1919年生产的最早的柯达相机,可平视俯视取景的理光机单反机,美国的“水星”机,东德生产的早期康太克斯相机,德国产的“米诺克斯”间谍机……“不是吹的,我收藏的相机,只只维护、保养得很好,每一只都能拍出靓照来。”前几天,还有一位常州知名摄影家从他那里借了一只老相机去拍静物呢。但是这些相机在老毛夫人嘴里却是:“一堆垃圾。”老毛可不这样看:“哪里是垃圾?都是宝贝!她不懂的。”
闲来无事,老毛也会教影友一两招,照片拍出来有固定的污点,那是CCD上落了灰,只要开上“B”门,用皮球吹一吹。“你到店里,两百没了,不要去花那个冤枉钱。”
(转载:常州日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