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 
关闭 
网站首页 图片新闻 和你一起健身 高露达健康课堂 他山之石 健行天下 留言板
现在是:
新闻搜索:
健行天下
  山水印记
  城市风貌
山水记印
罗溪龙珠山寺
发布时间:2012/3/20 浏览次数:8892
      龙珠山位于今常州市罗溪镇汤庄桥偏北约三华里处。山上有寺,寺以山名,称龙珠山寺。山为古墩,寺为古寺,历来有名胜古迹之称。 
  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,龙珠山实为有二十余亩之高阜土墩,高约丈余,别看这一小丘,却远近闻名,流传久远。
  此山的来历,相传,从前,有一产妇在河边浣衣,见平地舜息隆起丈余,并向四周延伸,递增迅速。妇恐平原遂成崇山峻岭,立即赶回家取血污净桶(马桶)倒扣其上,造山运动便停止了下来。按现在的科学观,就是当时这里岩浆爆发,地壳变动所形成。
  山形成后,两旁有上、下水沟(现称庙沟)逶施而来,又各旁出一短支流绕之,好似双龙共戏一珠,人们便称其龙珠山。从地形上看,此山与天目山脉——茅山山脉——宁镇山脉——黄山山脉<孟城附近的黄山>一脉相承。
  唐代,皇帝因道教始祖老子是自家李姓祖宗,便在各地兴建道教寺院,龙珠山上始建祖师庙(东岳庙前身)一座,俗称龙珠山寺。到明太祖朱元璋时,他想维持封建皇朝传之万世,便同军师刘伯温乔装巡行天下,寻找所谓“龙地”、“吉穴”,一一挖断“龙脉”。至奔牛东岳庙处见其地形宛如灵龟:四面环水,中若龟背,旁支四出,浑如四足,前伸一堤,堤端两戽水墩,似龟圆睁双目,伸颈爬行。即掘断其坝,并建东岳庙于龟背以镇之。继而听到龙珠山有“龙”字,又同至龙珠山察看风水,见已建庙镇住,才放心离去。
  清雍正、乾隆及道光年间,龙珠山东岳庙几番重修。乾隆皇帝下江南,曾循大运河、德胜河由王下村至此,有御书匾额:“敕建龙珠山”,并免一方赋税,赐田百余亩移作香火之资。
  清咸丰年间,太平军曾驻军山上,清军攻占时,战火焚毁庙宇。
  1958年,黄炎培来奔牛视察,至奔牛东北五里之东岳庙,并谈及龙珠山,谓与奔牛能仁寺(铁佛寺)同属茅山宗派。
龙珠山寺全盛时,有殿宇九十九间半,天井内银杏古木参天,大到需五人合抱。并传说有纯金王灵官象一尊,后于兵荒马乱时投入山中井内,终无下落。东岳大殿与大士阁前沿石陛,各长二丈,阔三尺,厚二尺。可见当年龙珠山寺当是层楼叠阁,回廊延袤,乔木葱笼的有名巨刹胜地。
  解放后,龙珠山寺改建为龙珠山小学,后小学撤并停办,转让龙珠山村委管辖。1994年由龙珠山村委申报,市宗教管理部门批准,复建龙珠山寺,作为宗教活动及供人游览场所,寺庙主持释子,内设佛教和道教两部分。
  2001年7月,龙珠山寺由罗溪镇人民政府实行属地管理。庙宇几经修建,日臻完美,颇具规模,有大雄宝殿、千佛殿、天王殿、三圣殿、放生池等建筑及道、僧众宿舍楼。参加宗教活动和来游览的人数,每年均在万人以上。乾隆朝御赐匾额“敕建龙珠山”,现仍保存在寺内。
  真是:“龙光射斗牛重修古迹,珠辉映奎壁再展新颜”,际此盛世,四境善举,自有八方贤达,高人雅士,共来吊古颂今。

  图片新闻 和你一起健身 学习生活 政策法规 健行天下 他山之石  
版权所有:常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苏ICP备10227157号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arved.
法律声明后台管理】 技术支持:做网站公司-江苏东网科技
其它协会:钟楼区老年人体育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