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东坡终老藤花旧馆,原名孙氏馆。据宋《咸淳毗陵志》记载,南宋乾道八年(1172)常州太守晁疆伯为怀念东坡,在孙氏馆遗址建东坡祠,塑东坡像。他还遍访士大夫家所藏画谱,挑选了十多幅东坡画像摹置壁间。东坡祠内还把苏辙、黄庭坚、晁无咎、秦观、陈师道、张耒等六人的画像分祀设奠。元至大年间(1308-1311)东坡祠内改建为东坡书院。到了明正统十年(1445),常州知府叶蓁因原东坡祠已毁,移建至朝京门内,与龟山祠并祀,合称二贤祠。
藤花旧馆建于明代中叶,至今尚存楠木大厅三间和两边厢房各两间。楠木大厅外观端庄稳重,为八檩抬梁式木构架建筑,用大型月梁,并有彩绘。天井前尚存门屋一间,石库门是水泥的。门楣上浅雕方胜图案,其上又置条石,石上浅浮雕"藤花旧馆"四篆字。
藤花旧馆因紫藤得名,相传当年东坡曾手植紫藤和香海棠。
据《武阳志余》载:香海棠在顾塘桥北方氏宅,传为东坡手植。《武阳合志》又载:康熙年间,"因炊烟所逼枯死"。可见香海棠在1670年前后才枯死。康熙三十九年(1700)进士、邑人徐永宣曾写有《惮香海棠》诗:
坡翁骑箕六百载,三十年前树犹在。
青城白云御翁扫,遗下香魂断垣内。
紫藤又名朱藤。据《武阳合志》载:孙氏馆(当时已为汤氏宅)"藤虽已枯,孙枝尚在"。
洪亮吉的《古藤歌》描写了这棵七百高龄的古藤心虽空而树枝还茂藤花盛开的美景:"心空貌古枝犹秃,自碱至檐刚五曲"、"高干都遮出檐木"。这是写古藤心已空,枝犹秃。然而花还盛开:"花开一巷吹古香,紫燕不敢栖雕梁","沿溪左右三十家,一半看花尽升屋"。他还说:"葛仙桥边路四通,香气已过桥拱东,半空紫伞盖奇绝,千朵万朵飞玲珑。"这棵心空貌古的紫藤,树枝尚茂,紫伞盖半空,藤花香飞白云溪畔白云尖上。
当然,香海棠和紫藤是否东坡手植,这已难定论,很难考证。赵翼当年就已怀疑。他曾在当时"孙氏馆"的主人汤朴斋家里饮酒,并写了《汤公子邀饮藤花下》诗,对东坡手植紫藤香海棠提出了质疑:"入门未久即上仙,那得复有种花暇?"赵翼认为东坡住孙氏馆已经病重,并且很快就仙去了,已没有时间和精力亲手栽种香海棠和紫藤花了。
解放初期,紫藤枯枝还在。
东坡手植紫藤、香海棠的美谈已流传了八九百年,还是让它流传下去吧,这也是对东坡一种怀念。